审执高效联动化解矛盾
时间:2024-12-20
审执高效联动化解矛盾
时间:2024年12月20日 来源:梅州日报
孔祥柱 徐冰琪
“这事总算了结了。”在五华法院,韦某收到对方赔偿的全部款项,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近日,五华法院运用审执联动工作机制,采用“判后释法+结对促执”方式力促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判后和解并当场履行,切实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原来,2023年9月7日,钟某驾驶小型普通客车乘载韦某,行驶至一高速公路某路段时因雨天路滑操作不当碰撞防护栏,造成韦某受伤和公路设施及车辆损坏的交通事故。该事故经交警部门认定,钟某承担全部责任,韦某无责任。经鉴定,韦某的伤残程度评定为一处十级伤残。因对赔偿金额协商未果,韦某遂将钟某和保险公司告上五华法院。因双方争议较大,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经多次调解未果,五华法院依法判决钟某个人赔偿韦某11万多元,保险公司赔偿韦某6万多元。后梅州市中院二审维持原判。
“法官,我想申请强制执行。”判决生效后,保险公司支付了赔偿款,但钟某却迟迟未履行赔偿义务,韦某遂于2024年11月中旬向五华法院承办法官表达了申请强制执行的意愿。
承办法官先分别用电话与双方当事人沟通联系,了解到钟某并非故意不履行义务而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韦某那边亦急需治疗费用。再三思虑后,承办法官与执行干警提前取得联系,将基本案情、双方现实情况等详细告知,两人就案件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后一致认为该案有协同化解的可能性,一合计决定联系双方当事人来法院开展面对面协商。
“事故发生至今一年多了,相信双方都感觉到身心俱疲,一个纠纷影响了两个家庭原本平静安逸的生活,谁都不想,但是既然发生了我们就要好好解决。”11月21日,承办法官再次见到二人,先打起了“和气”牌。
“案件判决也生效了,钟某应当履行赔偿义务,这是毋庸置疑的。本案一旦进入执行程序,不仅耗时还耗力。”执行干警开导二人,同时也向钟某阐明了拒不履行法院生效裁判文书的法律后果。
眼见双方当事人和解意向更明朗,承办法官联合执行干警加大释法说理力度,促成双方达成一致意见。
现场,承办法官制作问话笔录及告知双方相关注意事项,执行干警同步制作执行和解协议书。签完执行和解协议书后,钟某在承办法官和执行干警的共同见证下将协商好的赔付金额全数通过微信转给韦某,韦某亦当场写下收条。至此,本纠纷圆满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