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五华法院网! 今天是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弘扬法治,崇尚文明。积极配合创文创卫,助力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和广东省县级文明城市

劫匪买主抢走网购手机 快递公司被判担责七成

时间:2014-03-04 来源:五华法院 点击:2667 次

来源:南方法治报

    曾泽新 黄彩华

 

淘宝店主陈先生委托东莞某快递公司快递一部手机给客户“李老板”并代收货款4500多元,没想到送货时“李老板”未付钱即从快递员手中抢走了手机,店主遂向快递公司索赔。东莞市第二法院经审理认为,快递公司未能依约代收货款,寄件人陈先生未能准确填写收件人的身份及地址信息,为抢夺行为提供了便利,均构成违约。近日,法院作出一审判决,酌情认定快递公司应承担七成责任,陈先生承担三成责任。

案 情

淘宝店主遭遇“劫匪买家”

20多岁的陈先生在深圳开了一家通讯类淘宝店。2013年6月18日,陈先生委托东莞市某快递公司在福田区华强北的营业点快递物品,支付了快递费35元。陈先生说,快件里面是一部iPhone5手机。快递单上,填写的收件公司为“益兴皮具厂”,地址为“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岭南工业区”,联系人为“李老板”,并附有手机号码,并注明“代收货款4550元”、“保价4000元”。 

6月19日早上8时多,快件到达快递公司的花都分公司。快递员前往陈先生提供的送货地址,但发现当地并不存在“益兴皮具厂”,收件人“李老板”的手机也无法接通。 

直至6月20日下午,快递员才拨通“李老板”的电话。应其要求,快递员于6月21日下午将快件送至花都区狮岭镇合和路166号。 

行至此处,快递员见到了一名自称“李老板”的男子。据快递员回忆,当时该男子开着一辆小车过来。因要代收货款,该男子要求当场验货。按规定,客户有权要求验货,快递员遂将快件给对方。验完货后,该男子称“身上钱不够,要去银行取钱”,说话间突然从快递员手中抢过快件,驾车逃离。快递员虽奋力追赶,但终未能追上,遂报案。

焦 点

快递公司能否以不可抗力免责?

2013年10月,陈先生向东莞市第二法院状告快递公司,请求法院判令快递公司支付赔偿金4550元及其利息、快递费35元以及其为此奔波产生的通讯费、交通费、律师费等共2400元。陈先生认为,快件丢失是不争的事实,快递公司应赔偿损失。 

快递公司则称,陈先生提供的收货方厂名根本不存在,且无具体收货方姓名,只写了一个“李老板”,导致快递员无法查验收货人的身份证明。快递员在无法找到送达地址情况下,才按客户要求送到指定地址。收货方网购是虚,抢劫是实。收货方提供唯一正确的手机号码是犯罪嫌疑人所用号码,后一直处于关机状态,给破案造成了极大困难。 

快递公司认为,此案疑点太多,货是由深圳发往广州的,而犯罪嫌疑人作案车辆属深圳车牌,手机号码属深圳联通用户。根据《国内快递服务协议》约定,因不可抗力原因致协议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的,受影响的一方在不可抗力影响的范围和限度内免于承担责任。本事件是快递公司不可预知的,属不可抗力,依约可免除赔偿责任。 

法院经审理认为,快递公司作为承运人已安全稳妥地将货物运送并交付给指定的收件人,履行了运输合同的运送义务,陈先生要求退还运费35元,法院不予支持。本案关键在于,快递公司能否以不可抗力为由免责。“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本案中,快递公司如能加以谨慎防范与注意,还是有可能避免该事件的。故法院对快递公司关于被抢事件属不可抗力并应免责的说法不予采纳。

判 决

双方均违约快递公司赔七成损失

快递公司未能代收货款属于违约,但寄件人陈先生未能准确填写收件人的身份及地址信息,违反合同义务,为收件人实施抢夺行为提供了便利,对未能追回货款有一定过错,也存在违约行为。

法院酌情认定快递公司就本案损失承担70%的责任,陈先生自行承担30%的责任。 

关于损失金额的问题。《国内快递服务协议》约定“保价快件丢失、毁损、短少,按照实际损失价值赔偿,但最高不超过快件的保价金额”,可见保价4000元并非对快件价值的约定,而是对赔偿限额的约定。从快递单可见,代收货款即损失为4550元。快递公司未能举证证明涉案快件的实际价值低于4550元,法院认定本案损失额为4550元,快递公司承担七成即3185元。陈先生主张的其他经济损失缺乏充分的事实与法律依据,法院不予确认。 

法院遂作出一审判决,判令快递公司赔偿李先生3185元。日前,该判决已生效。

法官建议

不规范业务快递公司当拒绝

本案主审法官、东莞市第二法院虎门法庭副庭长陈国云表示:买家抢夺或者抢劫快递员,是近年出现的新类型犯罪手法。但对于快递运输合同而言,本案中的抢夺事件并非属于不可抗力,违反合同约定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依照《民法通则》规定,“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被抢事件虽事发突然,但若能加以谨慎防范,还是可能避免。 

法官建议,快递公司应加强对快递员的业务培训,加强防范意识,不能为了经济利益,对不按规范的快递业务都统揽收下,给不法分子的犯罪提供了可乘之机,也给自身利益埋下了隐患。